任何一家公司,都很少能有机会了解其研发实践和企业文化的内部运作方式。如果一家制药公司提供这样透明的信息,那就更加不同寻常,因为这个行业向来严密保护和扞卫其知识产权而着称。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的科学家们选择了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公开发表了一份描述该公司研发部门内部运作方式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名为《从阿斯利康储备研发项目的命运中汲取教训:五维框架》(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ate of AstraZeneca's drug pipeline: a five-dimensional framework),文章透露了丰富的细节,展现了不同寻常的坦诚,披露了极为糟糕的科学管理与监督。
当马丁·麦凯(Martin Mackay)来到阿斯利康公司负责研发部门时,他开始改革这家公司的经营战略。作为这项举措的一部分,他委托科学家进行研究,以了解化合物从实验室到临床试验的过程中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失败率。按照作者的描述:“研究的目标是确定有可能影响研发部门良好运作的最主要因素,提升化合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成功率,最终推出新的药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详尽地回顾了阿斯利康的142个药物发现和开发项目。这项审查包括2005年到2010年间活跃的项目,涵盖了从临床前研究到二期临床试验结束的各个阶段。正如文件所说:“这项审查的关键目的是了解药物项目终止的主要原因,确定与成功结果存在关联的项目特点。”
项目失败的原因可以分为四类。首先是化合物的安全性,参与过药物发现的人对此应该不会感到奇怪。如果一个团队确定某种化合物具有在患者身上试验的价值,需要先进行动物研究,以证明这种药物的长期服用不会造成伤害。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这些研究通常持续30天到90天,用药剂量要超过预期的有效人用剂量。如果这些研究发现安全性问题,那么该化合物将被放弃,人们会寻找不产生这种副作用的合适替代方案。但是在阿斯利康公司出现了多个案例,尽管发现存在某些安全性问题,“这个项目依然向前推进,因为有理由相信这些信号在疾病适应症的范围内是可接受和可控的。”换句话说,这个团队希望这种化合物代表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突破,其效益风险将证明是可以接受的。遗憾的是,这种结果很少出现。临床前研究暴露出的安全性问题,通常注定了化合物在一期或二期临床试验中的失败命运。
项目失败的第二大原因是实验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发挥足够的疗效。而且,这不是阿斯利康公司独有的问题。医药研发的作用就是通过发现化合物来检验学术界提出的理论,以此证明或者反驳医学理论。然而,阿斯利康的大量失败案例归结于一个事实,“团队缺乏数据来证明药物靶标与疾病之间,或与这种疾病经过充分验证的动物模型之间,存在明确联系。”在这些失败的项目中,实验团队没有很好地理解药物靶标对基础疾病的病理生理所起到的作用。这些化合物在临床阶段的失败也不令人奇怪。从本质上讲,这些研发团队对于他们项目的潜力过于乐观。
在阿斯利康公司的分析中,另一个让人震惊的原因是,有些化合物在没有表现出任何疗效的情况下仍向前推进。“造成项目失败的一个令人惊讶的因素是,在没有足够强大的数据支持下,项目就进入下一个阶段。比如说,在由于缺乏临床疗效于二期临床阶段失败的项目中,有18%的项目是根据薄弱的临床证据进入到这个阶段的,这表明项目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如果一种化合物推进到二期临床阶段,消耗的资源会大量增加。相比大家都会以为,如果有化合物启动了二期临床试验,那么其证明文件应该是在公司内部得到过全面审查才对。显而易见,在过去十年中,这种严谨的态度不是阿斯利康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最后,阿斯利康公司的分析表明,许多失败的化合物曾是“备用品”。当团队推进一种令人兴奋的原型药物进入开发阶段,这个团队通常会把第二候选药物作为“备用品”,如果原型药物失败,则作为替代品来开发。大多数后备药物的问题在于,这些药物都是合成的,在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并不真正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原型药物失败。通常来说,后备药物可能具有和原型药物相同(依然还未发现)的缺陷。因此,如果原型药物失败,后备药物通常也会出于同样的原因失败。尽管用心良苦,但是后备药物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因素。有趣的是,作者指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阿斯利康公司大约50%的药物组合都是由后备药物构成的。”
所有类型的失败都可以归结为科学管理和领导力的缺位。科学家们自然会展示他们项目的良好表现,相信他们发现了重大的突破。但是管理层的作用是向研发团队提出质疑,如果需要的话,还要做出终止项目的艰难决定。最终,正是管理层的决定让具有安全性问题、科学依据不足的化合物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正是管理层的决定让化合物继续推进研发,尽管没有数据证明进展;正是管理层的决定造成“备用品”的泛滥。如果有正确的领导,许多项目的失败本来可以避免。
作者指出:“我们在此发布我们的数据和分析,希望可以全面帮助制药行业解决这个关键的挑战。”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的贡献应该得到称赞。然而,人们希望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予以纠正。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研发项目的高失败率将继续出现在整个行业。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为你推荐

阿斯利康最新披露: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
据相关报道,英国当地时间4月29日,阿斯利康在最新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就在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公司可能可能会在中国面临一项新的罚款。
2025-04-30 15:53

君合盟生物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双线突破,覆盖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两大领域
用于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并完成首例入组。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并顺...
2025-04-30 12:39

科塞尔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血管介入器械全领域平台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铁投巨石领投,苏高新金控持续追加投资,园雍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推广及产能扩建。
2025-04-28 16:54

凯西集团2024财年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不断投资研发,聚焦可持续发展
凯西集团(Chiesi Group)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尔马,业务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在2024财年,凯西集团圆满收官,取得了强劲的财务业绩...
2025-04-28 11:29

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
2025年4月27日,《爱肺行动》之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江苏养无极药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京东健康...
2025-04-28 10:26

被忽视的“经期头痛”,专家提醒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不仅有中到重度的头痛症状,还常伴随多种复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约20%~25%的女性偏...
2025-04-28 09:42

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的核心子公司,被停产
4月24日晚间,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4月22日,天津市药监局发布公告,对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未名”)进行了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经综合评定、...
2025-04-27 11:34

瑞博生物港交所递表,小核酸药物龙头企业有望登陆资本市场
瑞博生物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RNA干扰(RNAi)技术开发及小核酸药物产业化,是全球最早布局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2025-04-27 10:36

Cytiva与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双方将携手在细胞治疗药物成果转化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2025-04-25 19:49

精鼎医药任命 Charlotte Moser为公司首席医疗官,负责领导全球医学战略
今日(4月25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I至IV期全方位临床开发服务的跨国合同研究组织(CRO)精鼎医药宣布,公司已任命 Charlotte Moser博士出任首席医疗官。
2025-04-25 15:06

强生宣布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在华获批,用于EGFR TKI经治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
强生公司今日(4月25日)宣布,旗下创新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给药,适用于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2025-04-25 15:0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 研究证实速福达可将流感病毒家庭传播概率降低32%
罗氏全球今日(4月25日)宣布,速福达®(玛巴洛沙韦)III期临床试验CENTERSTONE研究详细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流感感染者单...
2025-04-25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