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血压可以控制在满意水平。但其中15%~20%高血压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即使使用足量或联合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并发中风、心率衰竭的可能性,远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
【研究进展】
根据去年发表在《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心血管医学前沿)的一项研究显示,tDCS技术可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该研究由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医学院的布鲁诺·罗德里格斯(Bruno Rodrigues)和卡塔琳娜·A·巴博萨(Catarina A.Barboza)教授主持。
【临床试验】
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交叉试验。选取了13名高血压患者,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原发性的高血压一般由动脉硬化引起,是独立于其他疾病,单独存在于人体的;继发性的高血压是因为肾上腺肿瘤、醛固酮增多、内分泌障碍等原因引起血压的增高。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有利于排除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
在试验开始前六个月,研究团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确保药物治疗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同时记录每位患者的体重、身高和静息血压等数据。
然后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每次20分钟的tDCS干预,对照组进行伪刺激干预(仅在前30秒进行tDCS干预)。
每次试验步骤如下:
放松阶段:前15分钟,让患者坐好,并保持安静,让心率、血压等达到静息态水平;
试验阶段:患者佩戴设备,进行20分钟的tDCS干预;
数据收集:干预结束15分钟后,测量患者的脉搏、心率等指标,并立即开始24小时的血压监测(监测频率为每2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压)。
【结果分析】
如上图所示,经过tDCS干预后立即测评血压和心率等数值,试验组(tDCS)收缩压平均值下降约10%(122.71~116.31mmHg),而对照组(SHAM)没有明显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试验之后的24小时血压监测中,试验组(tDCS)相比对照组(SHAM),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如上图所示,在试验之后的24小时血压监测中,白天血压平均值,试验组(tDCS)相比对照组(SHAM),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如上图所示,在试验之后的24小时血压监测中,夜间血压平均值,试验组(tDCS)相比对照组(SHAM),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经过tDCS干预后,有效降低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白天、夜间、以及24小时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之所以取得这样的结果,和tDCS促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控制的积极急性调整有关。
如上图所示,实验中发现,tDCS干预后,交感神经调节降低(-61.47%,Table3中红框部分),迷走神经调节增加(+38.09%,如下图所示,即HF-IP)。
当自主神经调控增强,则反映在LF/HF上,如下图所示,在tC的降低,患者24小的舒张压、收缩压同步降低。
tDCS干预后,自主神经调控增强,LF/HF同步降低
随着自主神经调控增强(LF/HF降低)患者24小时舒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步降低
小知识:迷走神经和高血压的关系。
迷走神经又称自主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管兴奋、副交感管抑制,共同作用于心脏、血管平滑肌、以及其他脏器,自主神经是脏器运行的控制系统,所以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偏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管平滑肌的收缩阈值过高。
【研究结论】
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偏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管平滑肌的收缩阈值过高。本研究说明,tDCS可以促进心脏自主神经控制,并有效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平均血压。
【参考资料】
Rodrigues B,Barboza C A,Moura E G,et al.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modulates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reduce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2021,43(4):320-327.
来源:医谷网
行业重磅内容、政策信息及时获取,扫码关注医谷微信公众号
为你推荐

美国紧急从中国进口这款药,包装盒都是中文的
近日,由齐鲁制药生产的顺铂注射液正式出口美国,这也是中国药企的国内在售产品首次对美进行短缺药供应。齐鲁制药官微显示,今年3月起FDA就
2023-06-07 16:18

优赫得在多个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表现临床意义和持续缓解
正在进行中的DESTINY-PanTumor02 II期试验的中期分析的阳性结果表明,优赫得(英文商品名:Enhertu,通用名:德曲妥珠单抗)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表达晚期泛实体瘤患者中展现...
2023-06-07 15:06

联拓生物公布Infigratinib 用于治疗胃癌患者的IIa期概念验证试验顶线结果,并宣布其在中国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Infigratinib是一种口服的、ATP竞争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蛋白,阻断下游活性
2023-06-07 14:08

施维雅发布Vorasidenib 治疗IDH突变型复发或残留低级别弥漫性胶质瘤的关键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
医谷最新消息,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创新疗法的肿瘤学领先企业施维雅公布了Vorasidenib的关键III期临床研究(INDIGO)结果。Vor...
2023-06-07 12:22

昌进生物获A+轮融资,聚焦微生物合成蛋白的研发
近日,昌进生物已完成A+轮融资,由益联资本与锦秋基金联合领投,盛山资本、惠远资本跟投,该轮融资于2023年1月完成交割,由元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023-06-06 17:26

2023年全国爱眼日之大咖睛彩谈暨《致敬追光者》微型纪录片开机仪式圆满举办
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赠与亚洲捐赠管理、上海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执行、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协办、强生支持的 “视界连系你我 保障‘睛彩’生活 —— 2023年全国...
2023-06-06 15:25

总投资近30亿元,西门子医疗上海诊断试剂基地正式投产
近日,西门子医疗亚太区首个诊断试剂生产研发基地——西门子实验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西门子医疗上海诊断试剂基地”)正式投产。资
2023-06-06 14:28

基石药业泰吉华(阿伐替尼片)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最新研究数据亮相2023年ASCO年会
6月6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 HK)宣布,其同类首创精准治疗药物KIT PDGFRA抑制剂泰吉华(阿伐替尼片)在全球1期NAVIGATOR研究和中国桥接1 2期CS3007-101研究晚期胃...
2023-06-06 11:00

2023年1-5月,34个儿童用药获批上市,2019年至2022年共有158个儿童用药获批上市
我国儿童用药获批速度不断加快,2023年1-5月,已有34个儿童用药获批上市,数量超过去年同期,涵盖了儿童罕见疾病、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儿童急危重症等领域。这是记者从6月1日在京...
2023-06-05 23:36

星汉德生物SCG101 TCR-T细胞治疗最新突破临床数据: 肿瘤缩小74.5%,乙肝感染100%清除
6月5日,星汉德生物(SCG)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ISCT) Late-breaking临床试验报告会议上,公布其乙肝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 T细胞疗法(研发代号:SCG101...
2023-06-05 19:40

呋喹替尼新药上市申请获美国FDA受理并予以优先审评
近日,和黄医药与武田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受理呋喹替尼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 并予以优先审评。
2023-06-05 18:21

君实生物称特瑞普利单抗鼻咽癌适应症已完成生产基地许可前检查
近日,君实生物(688180 SH)在上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特瑞普利单抗(项目代号“TAB001 JS001”)鼻咽癌适应症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申请,截至目前已...
2023-06-05 17:37

默沙东是第二大股东,这家国内ADC药企即将上市
6月4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博泰”)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多款产品在研科伦博泰成
2023-06-05 16:21

全球首个且唯一,基石药业泰吉华(阿伐替尼片)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成人患者
6月5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 HK)宣布,其同类首创精准治疗药物KIT PDGFRA抑制剂泰吉华(阿伐替尼片)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
2023-06-05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