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血压可以控制在满意水平。但其中15%~20%高血压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即使使用足量或联合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并发中风、心率衰竭的可能性,远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
【研究进展】
根据去年发表在《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心血管医学前沿)的一项研究显示,tDCS技术可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该研究由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医学院的布鲁诺·罗德里格斯(Bruno Rodrigues)和卡塔琳娜·A·巴博萨(Catarina A.Barboza)教授主持。
【临床试验】
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交叉试验。选取了13名高血压患者,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原发性的高血压一般由动脉硬化引起,是独立于其他疾病,单独存在于人体的;继发性的高血压是因为肾上腺肿瘤、醛固酮增多、内分泌障碍等原因引起血压的增高。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有利于排除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
在试验开始前六个月,研究团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确保药物治疗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同时记录每位患者的体重、身高和静息血压等数据。
然后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每次20分钟的tDCS干预,对照组进行伪刺激干预(仅在前30秒进行tDCS干预)。
每次试验步骤如下:
放松阶段:前15分钟,让患者坐好,并保持安静,让心率、血压等达到静息态水平;
试验阶段:患者佩戴设备,进行20分钟的tDCS干预;
数据收集:干预结束15分钟后,测量患者的脉搏、心率等指标,并立即开始24小时的血压监测(监测频率为每2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压)。
【结果分析】
如上图所示,经过tDCS干预后立即测评血压和心率等数值,试验组(tDCS)收缩压平均值下降约10%(122.71~116.31mmHg),而对照组(SHAM)没有明显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试验之后的24小时血压监测中,试验组(tDCS)相比对照组(SHAM),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如上图所示,在试验之后的24小时血压监测中,白天血压平均值,试验组(tDCS)相比对照组(SHAM),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如上图所示,在试验之后的24小时血压监测中,夜间血压平均值,试验组(tDCS)相比对照组(SHAM),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经过tDCS干预后,有效降低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白天、夜间、以及24小时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之所以取得这样的结果,和tDCS促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控制的积极急性调整有关。
如上图所示,实验中发现,tDCS干预后,交感神经调节降低(-61.47%,Table3中红框部分),迷走神经调节增加(+38.09%,如下图所示,即HF-IP)。
当自主神经调控增强,则反映在LF/HF上,如下图所示,在tC的降低,患者24小的舒张压、收缩压同步降低。
tDCS干预后,自主神经调控增强,LF/HF同步降低
随着自主神经调控增强(LF/HF降低)患者24小时舒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步降低
小知识:迷走神经和高血压的关系。
迷走神经又称自主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管兴奋、副交感管抑制,共同作用于心脏、血管平滑肌、以及其他脏器,自主神经是脏器运行的控制系统,所以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偏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管平滑肌的收缩阈值过高。
【研究结论】
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偏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管平滑肌的收缩阈值过高。本研究说明,tDCS可以促进心脏自主神经控制,并有效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平均血压。
【参考资料】
Rodrigues B,Barboza C A,Moura E G,et al.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modulates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reduce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2021,43(4):320-327.
来源:医谷网
行业重磅内容、政策信息及时获取,扫码关注医谷微信公众号
为你推荐

“驱散‘弥’雾的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全年关爱项目正式启动
2023年2月4日,在第二十三个世界癌症日到来之际,由淋巴瘤之家主办,罗氏制药中国支持的“驱散‘弥’雾的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全年关爱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旨在搭...
2023-02-04 16:49

新版GLP认证管理办法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新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执行,此前2007年发布的管理办法同时废止,相对于2007年,时间跨度16年。
2023-02-04 13:07

高于先声药业的先诺欣,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民得维首发价格披露,795元/疗程
今日,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君实生物旗下企业)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称:民得维)在四川医保局公示了其首发报价,报价为795元 疗程,高于先...
2023-02-03 23:09

专家呼吁:加强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免疫评估,以自身免疫力对抗“疫”外
而面对着新冠病毒的持续变异和疫情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全国三甲医院专家纷纷呼吁,积极开展定量免疫力评估,将免疫力评估明确列入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之中,并根据实际评估结果...
2023-02-03 18:48

第二个上市的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伏美替尼2022年收入近8亿元
近日,艾力斯医药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称,全年预计实现营收7 8亿-8 1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加2 5亿-2 7亿元,同比增加47 14%到52 80%;净利润为1 26亿-1 51亿元...
2023-02-03 15:56

诺华2022年报公布,全球首款CAR-T疗法销售额下跌9%,天价基因疗法几乎无增长
近日,诺华公布2022年业绩,其全年营收505 45亿美元,同比下滑2%,扣除汇率影响增长4%;净利润69 55亿美元,同比下滑71%;研发投入99 96亿
2023-02-03 14:44

商务部拟限制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出口
近日,商务部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显示,为加强技术进出口管理,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商务...
2023-02-03 14:37

Keytruda 2022年销售业绩披露,或已成新一代“药王”
昨日(2月2日),默沙东也公布了2022年业绩,其全年销售额达592 8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145 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即使扣除新冠口服药Lagevrio(莫诺拉韦)的业绩影...
2023-02-03 09:59

7月29日起,申请人申报相关药学研究资料需按新的元素杂质、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及样品分析规定执行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自2023年7月29日起,申请人需在现行药学研究技术要求基础上,按照Q3D(R2)指导原则的要求开展研究。
2023-02-02 22:41

新型多发性硬化口服药物热珀西亚(盐酸奥扎莫德胶囊)中国获批
两项复发型多发性硬化领域大型阳性药物对照III期研究证实,与干扰素β-1a相比,热珀西亚可显著降低疾病复发和 MRI病灶数。同时,还可有效减少患者脑容量丢失,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2023-02-02 18:06

今年首家,内镜企业IPO被否
日前,北交所官网披露,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3年1月30日召开2023年第4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审议未通过。天松
2023-02-02 16:21

君实生物子公司与华海药业签署新冠口服药生产及供货协议,产品定价还在沟通中
近日,华海药业发布公告称,已与君实生物就日前获批的新冠口服药(代号VV116,商品名:民得维)的生产与供应建立了合作。
2023-02-02 11:23

扰乱血氧仪市场价格秩序,鱼跃医疗被罚270万元
昨日(2月1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发布的一则公示消息显示,江苏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今年1月17号对鱼跃医疗设备公司涉嫌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于今年1月3...
2023-02-02 10:03

基石药业阿伐替尼片(泰吉华)“泽泰而安2.0患者救助项目”启动
该项目由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提供定向募捐支持,基石药业捐赠药物阿伐替尼片(泰吉华),旨在降低患者年治疗费用,切实帮助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2023-02-01 13:14

辉瑞2022年全球营收超一千亿美元,新冠产品贡献过半
昨日(1月31日),辉瑞公布了其2022年业绩财报数据,持续得益于新冠产品的红利,辉瑞2022年实现营收高达1003 3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812 88亿美元,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
2023-02-01 13:01

君实生物降血脂siRNA疗法申报临床
1 月 31 日,CDE 官网显示,君实生物 1 类新药 JS401 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根据日前君实生物发布
2023-02-01 10:28

首款适用于40岁及以上人群的国产带状疱疹疫苗获批
昨日(1月31日),百克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人群为40岁及以上成人,这意味着全球首个适用于40...
2023-02-01 08:59